11月29日,家长和小朋友们大手牵着小手来到引种园进行了一场关于果实的互动课程。带队老师准备了十余个小问题等待着小朋友们抢答,还储备了丰厚的奖品,那就是园子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果实。这些果实有山竹的亲戚的苏拉威西凤果以及大叶藤黄、有菠萝香味的金酸枣、自然成熟的木瓜,以及我们的终极奖品——神秘果。
此次课程我们主要讲解肉果的类型,肉果按照果皮来源和性质不同划分成几种类型:核果、浆果和梨果。核果,顾名思义,肯定是有个大大的果核,比如桃子、李子、芒果。是不是很形象。浆果由子房或联合其他花器发育成柔软多汁的肉质果,一般都是皮薄多汁的水果,最里面有一至多粒种子,比如香蕉、番茄、桔子、黄瓜、猕猴桃、西番莲、无花果等。梨果为一种假果,由心皮、子房与花筒一起发育形成,为蔷薇科梨亚科特有的果实,如苹果、梨、山楂等。我们准备的奖品中除了木瓜,都属于肉果中的核果。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水果知识吗?
我们还带领着大家解剖了小粒咖啡的结构,这是一种浆果。我们剥开一粒咖啡,首先看到的是外面的果肉。果肉最初绿色,逐渐成熟后变红,向樱桃一样,有时候又被叫做咖啡樱桃。最后变黑,这时候就坏掉了。如果要制作咖啡,都是采摘红色的果实,把果肉去掉,还有种子外面那层膜也需要去掉,只留下两粒种子。然后被以26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烘烤。
除了这些肉果,我们还看到了酸豆树的果荚,这是种典型的豆科植物,他们果实的特点很一致,都是荚果。
小朋友们还独立观察了菠萝蜜的特点,指出菠萝蜜果实很大、有刺、黄色的,还有个小朋友指出原来菠萝蜜是长在树干上的。对了,成熟的菠萝蜜很大,一般5-20公斤,最大的可以达到59公斤呢。这么重的水果,如果像苹果一样挂在枝头会怎么样呢?那肯定还没长大就砸下来了。一般的小枝条可承受不住这个重量。
课程的最后,我们让小朋友们纷纷尝试了神秘果的功效,酸酸的大叶藤黄在一颗神秘果下肚后变得格外的好吃。这都是神秘果酶的功效,它使我们舌头上对酸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暂时被麻痹、抑制了,而对甜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却兴奋、活跃。
这样的互动好玩吗?下次再来参加吧!
![]()
课程回顾——植物识别
12月23日,在淅沥淅沥的小雨中,厦门协和双语学校八年级班来到引种园开展研学活动。原计划于园区内实地观察学习的计划被不肯停歇的雨水打破,于是我们将活动场地改在了大温室中。大温室是搭建于 年,本意在于给热带地区引种的植物越冬所用。大温室虽然面积不大,但里面植物种类繁多,有木本粮食作物面包树、风味各异的大粒咖啡及小粒咖啡、功效奇特的神秘果、一口一个的小粒番石榴等等。池老师还给大家介绍了高达五六米的旅人蕉,并嘱咐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种来自于非洲的植物,因为割开新鲜旅人蕉的叶脉,里面充盈着水分,关键时候可以救命的哦!
在植物知识讲解完成后,带队老师指引着同学们自行观察一种植物,用纸笔记录下来。植物的观察需要从根茎叶花果等各个结构着手,比如虾衣花为穗状花序,宿存苞片带毛,花上唇微微2裂,下唇3浅裂。自然笔记并不需要完全形似,但需要将其特点表达出来,神似即可。自然笔记完成后,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白雪木、铁线蕨等材料,大家各自制作一份植物标本,并附上了相应的标本签。
课程回顾—— 缤纷落叶
元旦佳节,引种园迎来了2021年里第一批体验自然的小客人。这次活动,大家体验的树叶。带队老师首先给小朋友们讲解了树叶的知识,让小朋友们认识到形态各异的树叶,有的树叶带着长长的尾巴,有的呢,带着小翅膀,有的树叶如豆科植物,都具有典型的羽状复叶,还有的叶背竟然是金色的。树叶是植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既是呼吸器官,也是植物的营养工厂。当天气变冷或者缺少水分时,树叶就会掉落来维系生命。
小朋友们带着这些知识走进了园区,亲手触摸各种树叶。他们惊叹龟背竹就像一把大雨伞,可惜这个雨伞洞洞太多,华而不实。接下来的面包树则是真正可以当雨伞用的,一片面包树的叶子都有一个小朋友的高度了呢。合果芋的叶子就像片小荷叶,带着尖尖角。
实地观察过后,小朋友们利用自己亲手采摘的叶片及花朵制作了叶子拼贴画。大家纷纷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了花园、睡觉的猫咪、胡萝卜怪物、孔雀、吃肉肉的胖鱼等等,充满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