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死亡"的澳洲猴面包树?

来源:   2023-01-11   浏览:12947

微信图片_20230111091021.jpg


引种园里长着几棵常年光秃秃的植物,经常被前来参观的人士贴上“已死亡”的标签。其实它们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澳洲猴面包树(Adansonia gregorii)。它隶属于锦葵科猴面包树属。这个属的植物共有9个种,其中8个分布于非洲大陆或马达加斯加岛屿,而我们引进的是唯一一个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物种。

这几棵树在引种园里往往有大半年都光秃秃的,因为它们正处于落叶期,也就是原产地的旱季。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澳洲猴面包树的叶子会全部掉光,这时候人们往往会以为它们已经死亡。其实它们这是进入了休眠期。等雨季来临后,才会长出满树的绿叶,开始积攒能量。


01 首次开花


去年11月,我们首次观察到它们开花。这些花在澳大利亚当地盛放于夏季,也就是我国的10-11月。即使引入北半球后,它也没有改变这个习性,依旧在我国的秋冬季绽放花朵。这些花朵往往在傍晚开放,夜间授粉。每朵花只持续一两天就凋落了。据说刚绽放时,澳洲猴面包树的花会散发出非常甜甜的香味,但持续时间很短。在我们摘下来时,并没有感受到它的香味。

整朵花显示出纯洁的白色,花瓣及花萼各5,向外翻卷。萼片里侧还有泛着光泽的白色绒毛,外侧则密被褐色的绢毛。数百枚雄蕊密密地围绕在雌蕊柱周边。雌蕊柱只有一个,远远高出雄蕊管,犹如众星捧月般站在舞台中央,等待着授粉。在其原产地,澳洲猴面包树由空心菜天蛾来授粉(Baum, 1995),不知我们本地的蛾类能否胜任这个任务,让我们期待来年的消息吧。



微信图片_20230111092400.jpg



微信图片_20230111092354.jpg


02 名字的由来


这个种有若干名字。例如boab(波巴布树),是最广为人知的通用名称;Gadawon,为当地土著使用的名字之一;澳洲猴面包树,最通用的中文名;此外还有bottle tree(瓶子树)、gourd-gourd tree (葫芦树)等。但同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样,澳洲猴面包树有其唯一一个科学命名,即Adansonia gregorii。它的种加词gregorii是为了纪念一位澳大利亚探险家Augustus Gregory。当时在1855年,由Gregory带领的远征队来到澳大利亚北部进行探险。他们的船在 Timber Creek失事。这里正长着一棵极其粗壮的澳洲猴面包树,很是引人注目。于是Gregory在树上留下了一个铭文,以防探险队迷路。当时这个物种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其后探险队的植物学家Ferdinand Von Mueller为该物种命名以纪念探险队长Gregory。这棵面包树也被称为Gregory’s Tree,成为澳大利亚北部探险的活纪念碑。Gregory's Tree 对当地土著具有特殊意义,它所在之处也被注册为原住民圣地和遗产地。


微信图片_20230111085852.jpg

Gregory’s Tree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引入中国来后,它会被称为猴面包树呢?原来最先引入中国的是来自非洲的猴面包树(A. digitata)。它的果实酸甜可口,经常吸引当地的狐猴前来觅食,再加上形状酷似面包,因此被称为猴面包树。它所在的属,也就被称为猴面包树属了。

猴面包树的果实很大,虽然它的名字中有面包两个字,但它并不能被烘烤着吃,而是要把它掰开,取出干燥的果肉磨成粉,加水搅拌可以作为饮料。果实里的种子也不能浪费,种子含油量很高,可以榨油食用。据说还可以当咖啡豆一样煮食。


微信图片_20230111085848.png

澳洲猴面包树的果实(图片来自网络)


03 特殊的本领


同大多数猴面包树属植物一样,澳洲猴面包树生长在较为干旱的地区。为了生存,猴面包树演化出一种特殊的本领。它长出的树干基部肿胀,形成巨大的树干,可达到15米粗,但高度仅能长到15米高,使得这类树看起来像瓶子一样。但其实它的木质非常疏松,树干里有很发达的薄壁细胞,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帮助它度过长久的旱季。据说一些最古老和最大的树的树干可以容纳超过 100,000 升的水。当地土著在缺水的时候,也会从树上取水。当然,过度的人为取水也导致了许多古老的猴面包树的死亡。

引种园引入澳洲猴面包树已经二十余年了,但它的树干并不如何粗壮,胸径也就三四十厘米。在厦门植物园的沙生区里有三棵来自非洲大陆的猴面包树(A. digitata),移栽至厦门已经四五十年了,高度在15米以上,但胸径也只有1米多,远远达不到原生境下的胸径15米。


微信图片_20230111085834.png

由左至右:猴面包树(非洲)、猴面包树(厦门植物园)、澳洲猴面包树(引种园)


我们推测,相较于原生地,厦门雨量较为充沛,可能这些来自干旱地区的猴面包树们不再需要迫切地储存水量,它们在厦门可以“减肥”成功。当然,即使是四五十年的猴面包树们,对于这个家族成员可长达5000年的寿命而已,也显得极为年轻,长得不够强壮也是情有可原的。


04 名副其实的澳漂


澳洲猴面包树在澳大利亚孤孤单单的,因为它的兄弟姐妹们都远在大洋对面的非洲大陆或者马达加斯加岛屿上。那澳洲猴面包树为何如此叛逆,漂洋过海、背井离乡地来到澳大利亚的呢?

大家猜测过它是由乘船从非洲抵达澳大利亚的人类带过去的(Pettigrew, 2011),或者自然的一个板块运动分离(Armstrong, 1983)。据最近的分子研究表明,澳洲猴面包树与马达加斯加的红皮猴面包树A. rubrostipa关系更为密切 (Baum et al., 1998;Leong Pock Tsy et al., 2007),在中新世时期才通过海洋传播至澳大利亚的。它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澳漂一族了。


微信图片_20230111085625.png



参考文献

1. Armstrong, P. 1983. The disjunct distribution of the genus Adansonia L. National Geographic Journal of India, 24: 142–63.

2. Baum, D.A., 1995, A systematic revision of Adansonia (Bombacaceae). 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82(3): 440-471.

3. Baum, D.A., Small, R.A. & Wendel, J.F. 1998. Biogeography and floral evolution of baobabs (Adansonia, Bombacaceae) as inferred from multiple data sets. Systematic Biology, 47: 181–207.

4. Leong Pock Tsy, J.-M. et al. 2009. Chloroplast DNA phylogeography suggests a West African centre of origin for the baobab, Adansonia digitata L. (Bombacoideae, Malvaceae). Molecular Ecology, 18: 1707–15.

5. Pettigrew, J. 2011. Iconography in Bradshaw rock art: breaking the circularity.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 94: 403–17.


 Logo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