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作物国外引种隔离检疫基地(厦门点)

来源:   2018-11-07   浏览:25499

国家农作物国外引种隔离检疫基地(厦门点)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87年在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投资400万元立项建设,1992年9月15日完成竣工验,是全国两个点中设在南方的一个,也是福建省唯一具有隔离功能的专业植物资源引种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对国(境)外引进的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苗)材料进行隔离试种,并对试种期间发生的病虫害,尤其是病毒性病害进行检验检疫研究。

检疫基地建有隔离检疫温室、防鸟网室、防虫网室、组织室、水帘温室等设施,可开展珍稀引种植物的隔离试种、种苗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实验室配备超速离心机、落地式大容量高速离心机、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常规梯度PCR仪、生物显微系统、真空冷冻干燥机、电泳和电转仪等分子病毒学实验设备,能够开展植物检验检疫相关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

国家农作物隔离检疫基地聘请我国植物病理学家、福建农林大学谢联辉院士作为科技顾问。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基地系统建立了植物(种苗)病毒隔离检疫检验技术体系,从资料信息收集到对病毒进行传统生物学,电镜,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技术的研究。先后开展了西番莲、火龙果、百合等50余种境外引种经济作物的隔离试种和病虫害鉴定、防治研究,鉴定出西番莲花叶病、香蕉花叶病、柑橘黄龙病、兰花病毒等病毒种类,并建立了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束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建兰花叶病毒、齿兰环斑病毒、百合无症病毒等病毒的快速检测技术。首次在国内系统分析比较不同黄瓜分离物亚组的研究,提出黄瓜花叶病毒亚组区别标准。研发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DIBA快速检测试剂盒,解决国内检测试剂盒的空白。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火龙果、蝴蝶兰、番木瓜等引种材料的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该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以及省级学术刊物或会议文集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LogoLogo